誰在線上

現在有 294 訪客 在線上
首頁 保健新訊 認識糖尿病
認識糖尿病 列印 E-mail

認識糖尿病

根據衛生署2009年最新出爐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顯示,糖尿病盛行率已達9.2%,表示幾乎每10個台灣人就有1人罹病,其中尤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,已增高至28.2%,幾乎每4個65歲以上男性,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。而2008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資料,糖尿病排名第五!然而糖尿病的可怕即在於多數人在疾病早期並無特殊症狀,因而忽略甚至根本沒注意自己已罹病,待身體出現症狀後,常已合併其他併發症,所以為了防範此可怕的疾病,我們必須更進一步了解這個對於國人健康的嚴重威脅性疾病!

何謂糖尿病?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失調之病症,主要特徵是胰島素(insulin)之分泌或作用發生障礙,使人體對葡萄糖之利用能力降低,引起醣類代謝不正常,同時也使脂肪、蛋白質之代謝失調,而引發一些症狀與併發症。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專家委員會於1997年7月對糖尿病所做的定義及相關說明:糖尿病(diabetes mellitus, DM)是由於胰島素(Insulin)分泌或作用的缺陷,引起高血糖(hyperglycemia),因而產生的一連串新陳代謝疾病,其主要的臨床症狀為多尿、易渴、多吃,體重減輕,視力模糊和易感染等。

糖尿病的類型:

  • 第一型糖尿病 (Type1 Diabetes)

#主因是遺傳、自體免疫疾病或病毒感染,使胰臟的蘭氏小島(Island of Langerhans)受損,β細胞缺乏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

#年齡層多在40歲以下(大部分<20歲)

# 約佔所有糖尿病患的 5~10%

#需每天注射胰島素,並配合適當的飲食與運動以維持血糖控制

#易產生急性發作且很容易產生酮血症(ketosis)。

  • 第二型糖尿病 (Type2 Diabetes)

#這類病人有80%是肥胖(Obesity)。其胰臟仍能製造胰島素,但人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(Insulin resistance),使胰島素無法和肝臟、肌肉、脂肪細胞的受器結合而發揮胰島素作用

#年齡層多在40歲以上,發病機轉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

#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~95%

#誘發原因:年老、肥胖、懷孕、壓力、感染等

#其發病過程較緩慢,較少有明顯的三多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)症狀,也較不容易有酮血症。罹病初期通常不需要注射胰島素,可由飲食調整/及降血糖口服藥來控制血糖

l 續發型糖尿病

#即次發性糖尿病。包括特定基因突變造成的糖尿病,已及其他因胰臟疾病、內分泌疾病、藥物或化學物質、感染等造成的糖尿病

#約占所有糖尿病患的1~2%

  • 妊娠糖尿病(Gestational diabetes,GDM):

#妊娠期間顯現或初次發現的糖尿病,發生率懷孕婦女的2~3%

#多發生於懷孕中後期通常於懷孕24~28週時應執行篩檢

#主因源於妊娠期間孕婦體重增速太多,體內發生複雜的新陳代謝及內分泌變化,造成荷爾蒙或代謝改變,以致血糖異常。有糖尿病家族病史或高齡、肥胖者為高危險群

#懷孕期間血糖若控制不佳,恐併發妊娠毒血症或造成生產困難,也易引起胎兒先天性畸形、死胎、羊水過多及早產、孕婦泌尿道感染等問題

#GDM大部分在生產後葡萄糖耐受量試驗即可回復正常。但為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患者,約有40%的GDM婦女之後成為Type2 DM。

糖尿病診斷:

FPG

空腹血糖(mg/dL)

OGTT

葡萄糖耐量試驗 2hrPG(mg/dL)

CPG

隨機血糖值(mg/dL)

正常

100

140

前期

糖尿病

IFG空腹血糖異常

100~<125

IGT葡萄糖耐量異常

140~199

糖尿病

126

200

200

並有DM症狀

根據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(ADA)修正及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糖尿病的標準:

  • 糖尿病

1. 當空腹8小時以上血糖(Fasting plasma glucose;FPG)大於等於126 mg/dl

2.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(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;OGTT)二小時後血糖(2h PG )大於等於200 mg/dl 時,就可診斷為糖尿病

<<WHO建議成人75g葡萄糖,孕婦100g,兒童每公斤體重1.75g,總量<=75g用250ml水溶解,5分鐘內口服>>

3. CPG隨機血糖值(casual plasma glucose): 出現三多症狀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)及任何時間之血糖值≧200 mg/dl

  • 前期糖尿病(Pre-diabetes)

1. 如果FPG 介於100-125mg/dl,稱為空腹血糖異常(impaired fasting glucose

IFG)

2. 而葡萄糖耐量試驗兩小時後血漿葡萄糖濃度介於140-199mg/dl 則稱為葡萄糖耐量異常(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)

葡萄糖耐受不良或空腹血糖不良者一般在追蹤3-5年後,約有25%惡化成第2型糖尿病,50%維持為糖尿病前期,25%回復正常血糖。研究發現葡萄糖耐受不良或空腹血糖不良者,最終大約有70%的糖尿病前期者會演變成第2型糖尿病。年齡較大者、體重過重者或有其他危險因子者,惡化成第2糖尿病的機率較高。而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(CDC)於2007年的新數據顯示,約有25.9%的20歲以上成年人有IFG(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了35.4%),因此估計約有至少五千七百萬美國人有「前糖尿病」症狀。由上述這些數據顯示,未來罹患糖尿病的人將會越來越多!

糖尿病併發症

(一.) 急性併發症:

1. 胰島素休克或低血糖症

#低血糖的保守定義:血糖值<70mg/dl

# 因注射胰島素或接受口服降血糖藥之劑量過多造成低血糖

#會造成飢餓、呼吸短促、顫抖、暈眩、嘔吐、抽搐等症狀,嚴重會至休克而死亡

#發病時應立刻給予高糖飲料,如蜂蜜、柳橙汁或方糖,若吸收正常,幾分鐘後即可復原

#若病人注射之胰島素為長效型,則需在給予高糖飲料後,於1~2個小時後,再給予如麵包等吸收較慢之醣類

2. 糖尿病酮酸血症(Diabetic ketoacidosisDKA):

#發生時血糖約在300~800 mg/dL

# 容易發生於第一型糖尿病病患

#主要因胰島素不足造成血糖上升,同時無法抑制脂肪水解,造成大量脂肪細胞中的三酸甘油脂被水解成游離脂肪酸,帶至肝臟代謝成酮酸

3. 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體性昏迷(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coma,HHNK):

#主要特點是血糖值>800 mg/dL,血液滲透壓>350mOsm/kg,所以嚴重時會有脫水現象

#容易發生於第二型糖尿病病患

#因患者血中仍有足量的胰島素可以抑制脂質的分解,故無酮酸反應

(二.) 慢性併發症:

1. 大血管病變 (Macrovascular)

(1) 冠狀動脈疾病

(2) 腦血管疾病

(3) 周邊血管

(4) 血管壞疽

(5) 高血壓

2. 小血管病變 (Microvascular)

(1) 眼球病變 (Ophthalmologic)

— 視網膜病變 (Retinopathy)

— 青光眼 (Glaucoma)

— 白內障 (Cataract)

(2) 腎病變 (Nephropathy)

(3) 腎衰竭 (Renal failure)

3. 神經病變 (Nuropathy)

(1) 多神經病變 (Polyneuropathy)

(2) 自律神經病變 (Autpnpmic Neuropathy)

ex:胃麻痺 (Gastroparesis)

(3) 感染 (Infection)

(4) 骨質病變 (Osteopenia)

(5) 胰臟內外分泌不足

糖尿病雖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五位,但直接死於血糖過高或過低者並不多,大部分都死於其併發症,尤其是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。因此,血糖控制雖非常重要,但更需注意的是糖尿病伴隨而來的各種心臟血管疾病,如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血液凝固異常,甚而導致身體大小血管病變,其造成的併發症多不容易回復正常,例如若糖尿病控制不佳而造成腎變病,表示腎功能已經衰竭,所以後續的血糖控制只能延緩腎功能下降的速度,而無法使之回復正常,因此糖尿病併發症所衍生之嚴重性可不容忽視!

糖尿病控制需要飲食控制、規律運動、保持理想體重,再根據醫生處方之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來配合控制血糖,然而若是血糖控制的不佳,藥物量也可能隨之的增加,藥物伴隨的副作用及肝腎負擔也會增加!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,平日的飲食就應注意,減少糖分及熱量的攝取,或者可補充些保健食品來做為輔助,協同幫助糖尿病病患血糖的控制!

資料來源:營養師 Elsie

 

 

Our team

imgs1.jpg



德爾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600嘉義市玉康路403號 TEL:05-2830469 FAX:05-2834315 Design by The-creations 創盛國際.